昨晚,在英超联赛第25轮的一场焦点战中,曼城主场迎战利物浦的比赛中,VAR(视频助理裁判)再次成为全场焦点,比赛第78分钟,利物浦前锋萨拉赫在禁区内被曼城后卫鲁本·迪亚斯放倒,主裁判安东尼·泰勒起初未予判罚,但在VAR介入后,最终改判点球,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比赛走势,更引发了赛后球迷、球员和教练的激烈争论,利物浦凭借这粒点球2-1逆转曼城,但赛后舆论的焦点却完全集中在裁判的判罚上。
比赛进行到第78分钟,场上比分1-1平局,利物浦发动快速反击,萨拉赫带球突入禁区,在与迪亚斯的对抗中倒地,主裁判泰勒第一时间示意比赛继续,但VAR裁判组随即介入,认为迪亚斯的动作构成犯规,建议泰勒到场边回看录像,经过长达3分钟的反复观看,泰勒最终改判点球,萨拉赫亲自主罚命中,帮助利物浦2-1反超。
这一判罚立刻引发曼城球员和教练组的强烈抗议,曼城主帅瓜迪奥拉在场边愤怒地向第四官员咆哮,而队长德布劳内更是直接向泰勒出示“空气红牌”讽刺裁判,赛后,瓜迪奥拉在接受采访时直言:“VAR的本意是减少错误,但现在它却成了制造混乱的工具,那个动作根本不构成点球,裁判被VAR绑架了。”
赛后,英超裁判委员会迅速发布声明,支持泰勒的判罚决定,称VAR的介入符合规则,迪亚斯的动作确实影响了萨拉赫的平衡,这一解释并未平息争议。
前英超名哨克拉滕伯格在《天空体育》的节目中表示:“VAR的初衷是纠正‘清晰而明显的错误’,但这次介入过于主观,迪亚斯的接触很轻微,萨拉赫也有夸张倒地的嫌疑,这种判罚会让裁判失去权威。”而另一位裁判专家马克·哈尔西则持相反意见:“防守球员在禁区内必须谨慎,任何不必要的接触都可能被吹罚,VAR的介入是正确的。”
除了专业人士的争论,球迷的反应更为激烈,社交媒体上,#VAROUT(废除VAR)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,一位曼城球迷在推特上写道:“VAR让足球变成了‘找犯规’的游戏,裁判不敢自己做决定,比赛被切割得支离破碎。”利物浦球迷则反驳:“如果VAR不介入,曼城又会逃过一个明显的点球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经不是本赛季第一次因VAR引发巨大争议,上个月,阿森纳对阵曼联的比赛中,VAR漏判了一个明显的手球,导致阿森纳最终0-1失利,英超联盟此前承诺会优化VAR的使用,但显然,目前的改进远远不够。
英超的VAR争议并非个例,在意甲、西甲甚至世界杯赛场上,VAR的判罚屡屡成为赛后讨论的焦点,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上,阿根廷对阵荷兰的1/4决赛中,主裁判拉奥斯全场出示18张黄牌,VAR多次介入,导致比赛耗时近130分钟,被球迷戏称为“黄牌大战”。
国际足联(FIFA)曾强调,VAR的引入让判罚准确率从93%提升至98%,但批评者认为,足球比赛的魅力在于它的流畅性和不可预测性,而VAR的过度干预正在扼杀这项运动的灵魂。
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,英超联盟和IFAB(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)已经开始讨论VAR的改革方案,可能的调整包括:
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,而球迷和球员的耐心正在被消耗殆尽,利物浦名宿卡拉格在赛后评论中直言:“VAR本身没错,错的是使用它的人,裁判需要更果断,而不是依赖科技来替他们做决定。”
VAR的诞生本是为了公平,但如今却成了争议的代名词,昨晚曼城与利物浦的比赛再次证明,科技无法完全取代人的判断,如何在保持比赛流畅性的同时减少误判,将是足球管理者未来几年最大的挑战。
正如一位球迷在论坛上的留言:“我们想要的是足球,不是‘像素级找茬’。”或许,只有当裁判、VAR和球迷之间找到平衡点,这项运动才能真正回归它的本质。
(全文共计1980字)
注:本文基于虚构比赛事件撰写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,实际体育新闻需以真实事件为准。